发布时间:2025-08-30 12:05:02 | 招生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458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26人。师资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入选者6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博士生导师303人、硕士生导师706人。
我校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科教人才队伍,迅速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学校先后出台了创新团队建设、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支持计划,搭建平台,资助科教人员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支持优秀团队和个人开展高水平创新活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来我校工作或担任学科带头人,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共聘请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校特聘教授。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出国留学规模,鼓励、支持科教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沟通。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始终以《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为依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为重点,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校89年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招生网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