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6 07:33:53 | 招生网
国家二级运动员 高考不加分。取消加分,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告,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做出规定,公告中取消了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指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参加全国甲级联赛、乙级联赛、杯赛、 全国运动会 的各队运动员。
(二)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为: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
(三)参加中国足校杯和全国足校杯比赛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8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4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20%。
(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
(五)在各系统举办的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得前二名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
这个问题看起来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但事实上, 体育中考 满分和能当 体育生 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体育中考能拿满分,说明这孩子的 身体素质 比较好,或者曾经为体育考试的项目进行过相关的体育锻炼。
但是不能拿中考的成绩作为衡量体育生的标准,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体育生,实际上应该叫体育特长生,是指在某一项或某几项体育项目上具有特长的学生。
所以,单从体育项目的角度来看,体育生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很厉害,他们实际上都是些偏科的存在,严重偏科。
中考体育满分是一种均衡发展,这完全看不出该学生是不是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自然无法拿这个结果来衡量能不能当体育生。
反过来说也对,实际上体育生未必都能拿到中考体育的满分。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既不能说一定能,也无法说一定不能——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体育分增加之后,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的相关内容。
高考体育加分学校就可以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可以说学生最终锻炼的方向直接是受到高考加分科目的影响的, 哪些体育锻炼是最终能够给高考加分的,哪些体育锻炼就会在学校里面成为一种风气,就会有锻炼的环境。
高考自己是没有赶上体育加分,但是中考是有的,中考自己也记得,当时自己选的是1千米,立定跳远,还有铅球,就是在升入初三之后,每天下午6:00下课之后,在学校就会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这个锻炼时间,冬天的话就是早下课半小时,然后锻炼一个小时,基本上每天回到家都是黑的,天气都已经黑了,那个时候每天都锻炼, 结果考试的时候1千米就能跑到三分钟多一点,基本能拿到满分的成绩,但是不锻炼身体素质很快就下去了。
哪个科目能加分哪个科目就会成为重点的锻炼对象,学校自然就会安排相应的课程,比如说1千米可以加分,学校就会安排相应的体育课,主要锻炼这个让体育老师教学生怎么能够跑得更长远,通过哪些方法能够增加身体的耐力,怎么去调整呼吸,这些都是有技巧的,如果您自己完全凭体力去跑那会很费劲的,但如果说长期去锻炼,养成一种肌肉记忆,基本的步伐之类的呼吸节奏是对的,那就能够节省很多的体力,对于身体的锻炼效果当然也是有的, 因为长跑对于身体的锻炼是全面的,只不过它比较缓慢而已。
原来高中也没有体育课程,尤其是到了高三就是因为各科老师都会说天天想着上体育体育考吗?不考啊,体育能给你拉加分数吗?不能啊,所以就没有体育课就导致现在大学生的这个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因为高三一整年他根本就没有锻炼过,学校不给这个机会,慢慢的他也就没有那个习惯了, 到了大学之后你再想让她改过来,那还真的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了。 招生网
体育锻炼本来就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就是每天都愿意去坚持,都去努力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去锻炼,那最终就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就算锻炼强度很高,最终能起到锻炼效果也微乎其微,虽然说高三就这一年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锻炼了总比不锻炼强, 最重要的是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这个习惯,这对于他以后的人生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中考加分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