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6 02:37:56 | 招生网
(1)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2020理科位次/理科人数。 招生网
(2)2021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2020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2021年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最后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2020年理科(文科)总人数。这种方法就是将选物理或历史后的高考位次,转换为2020年的理科或文科位次,进而使用后面这种“等效位次”参考往年招录数据。
举例:假设小刚选了物理,2021年高考位次为50000名,且选物理的总人数有300000人,去年理科总人数为250000人。那么,小刚在报志愿时通过以上方法,可算出自己2020年的等效位次约为理科41667名,然后根据去年的一份一段表找到该位次对应的分数,进行志愿填报。
相关内容:
其中,该方法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包括“今年物理组和历史组的人数比例和去年文理人数比例并不一样”、“文理兼收专业在今年两种招生计划中的变化”等等。因此,仍然存在较大误差。
同时,需要提醒各位家长、考生的是,在2021年新高考志愿填报中:往年的院校投档线基本将不再具备参考意义!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志愿要么是“院校专业组”,要么就是“专业(类)+学校”,都不会低于学校总的分数线。因此,现在更重要的参考数据应该是“专业录取分”、“专业录取位次”。
按位次法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它基于考生在高考中的位次排名来确定填报志愿的顺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指南,帮助你按位次法填报高考志愿。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位次和分数线
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在高考中的位次和各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位次可以通过查询成绩单或咨询学校相关部门获得,而分数线则可以参考招生章程、学校官网或招生信息公布渠道获取。
第二步:确定你的备选志愿数量
根据自己的位次和分数线,你可以确定备选志愿的数量。通常来说,备选志愿的数量应该比自己的位次靠前的学校专业数量稍多一些,以增加录取概率。
第三步:设置志愿填报的范围
根据备选志愿的数量,你可以将填报范围划定在某个位次范围内,以保证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与自己的位次相匹配。例如,你可以设定填报范围为前50%的学校和专业。
第四步:确定优先选择的志愿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选择自己位次相对较高的学校和专业作为优先填报的志愿。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概率相对较高。
第五步:逐步向后选择志愿
依次向后选择其他备选志愿,确保每一所学校和专业的分数线都在自己的位次范围内。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学校和专业。
第六步:综合考虑填报顺序
综合考虑每个备选志愿的录取概率、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因素,合理安排填报的顺序。可以将录取概率较高的学校和专业优先填报,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第七步:留有适当的余地
最后,确保填报志愿时预留一定的余地,避免将备选志愿填满,以防止意外情况或调剂时的灵活性不足。
总结起来,按位次法填报高考志愿需要了解自己的位次和分数线,确定备选志愿数量并设置填报范围,优先选择位次靠前的学校和专业,逐步向后选择其他志愿,综合考虑填报顺序,并留有适当余地。这样能够有条理地制定填报计划,提高被录取的概率。祝你填报志愿顺利!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如何根据位次报志愿的相关内容。
以考生位次为4462为例,如果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上部,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这所大学可以作为保底院校,如果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中间,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2000-8000,这所大学可以作为比较稳妥的院校填报。
如果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下部,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这所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一冲的院校填报,当然也可以冲刺大学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报志愿注意事项
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对比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
也就是新一轮考试改革实行按专业平行投档的省市的考生。例如先行试点的浙江省,2017年开始,高考录取不分批次,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其实这就是专业优先,这一高考录取方式是一项重大改革,因为在此之前的录取一律是按学校顺序(或平行)投档的,也就是学校优先。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位次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高考一分一段表如何换算位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