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4 20:47:43 | 招生网

2023年高考报名时间:湖南统一为2022年11月1日至9日(不含双休日,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的报名及缴费时间集中安排在2023年3月1日至3日)。报名结束后,原则上不再接受补报名。
1、要确保居民身份证和户口信息一致有效
居民身份证是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大学报到注册的重要身份证明,同时考生居民身份证信息应与考生户口簿一致,如因家庭住址搬迁、行政区划调整等导致户籍发生变更的,须及时到公安部门办理新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确保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信息与当前公安部门户籍信息一致。
考生使用身份证高考报名后,在进入大学报到注册之前,切记不要修改身份证的关键信息(如姓名、照片、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信息等),以免造成信息不一致,影响今后考试、录取、大学报到注册、大学入学资格审核等。

因少数民族优惠资格认定和省内公费师范生招生、本专科免费医学生招生、部分公安类专业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分县计划等招生类别的志愿填报与录取对考生的户籍及迁移时间有要求,有关考生报名后,在录取结束前应慎重迁移户口,以免影响相关资格认定、志愿填报及录取。
2、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注意事项
外省户籍考生如不符合湖南高考报名条件的,须及时关注户籍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报考动态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学籍在湖南的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提前向学籍地县(市、区)考试招生机构提前咨询相关政策流程,提前准备报名相关材料,避免因准备材料错过报名时间及相关报名安排。
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在报名时,还须在报名系统首页自行访问打印《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表》,按要求提交审核表,县(市、区)招考机构审核通过后,考生在指定报名点按正常流程报名。
3、具有普通高校学籍的考生是否可以参加高考报名?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不得参加高考报名。请考生及时了解自身情况并妥善处理,避免影响2023年高考报名。
4、考生可通过何种方式网上报名?
考生可以通过登录PC端WEB版或移动端版两种方式进行网上报名。
(1)使用最新版谷歌浏览器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报名。
(2)访问“潇湘高考”进行网上报名。
以上两种网上报名方式的《操作指南》可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查看。
1、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考生,如何填写报名信息?
一是在“考试类型”栏中,如果考生是符合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在岗人员五类社会人员报名条件且希望以五类社会人员身份报考,则须在仅参加高职单招(退役军人)-65、仅参加高职单招(农民工)-66、仅参加高职单招(新型职业农民)-67、仅参加高职单招(下岗失业人员)-68、仅参加高职单招(企业在岗人员)-69
五个选项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项填报,其他考生须在高考统考-1或职高对口-3两个选项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项填报。
二是在“选考科目/对口类别” 栏中据实选择一项。
三是没有被高职单招学校录取的高职单招考生,如想继续参加高考统考或职高对口考试,须在2023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按规定缴纳考试费;未被高职单招考试录取的考生,如果不想继续参加高考统考或职高对口考试,不需缴纳考试费。
2、参加体育单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考试的考生,如何填写报名信息?
一是在“考试类型”栏中,在高考统考-1与职高对口-3两个选项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项填报。
二是在“选考科目/对口类别” 栏中据实选择一项。
三是没有被体育单招学校录取的考生,如想继续参加高考统考或职高对口考试,须在2023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按规定缴纳考试费;未被体育单招学校录取的考生,如果不想继续参加高考统考或职高对口考试,不需缴纳考试费。
3、报名信息填错了还可以修改吗?
在网上报名时,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如实填写好本人报名信息。如果报名信息填错了,可在报名期间内随时自行修改。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后,考生不能再修改报名信息。
4、常戴眼镜的考生拍照时是否要佩戴眼镜?
一般建议佩戴,但是如果本人身份证照片没有佩戴眼镜,报名拍照时和实人认证时建议不要佩戴眼镜,以确保报名系统能够顺利通过实人认证。
5、考生不知道自己的“户口所在地”信息怎么办?
“户口所在地”信息是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年度统计用区划代码确定的。考生应通过系统选定自己户口本住址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等村一级区划。如果不清楚本人“户口所在地”信息,可咨询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和居委会。
6、考生报名时系统自动确定的“户口所在地类别”是否是考生申报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资格的依据?
“户口所在地类别”栏信息不作为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的户籍认定依据。专项计划的户籍认定按照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优惠信息及专项计划资格申报审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
7、考生如何选择毕业学校?
考生通过网上高考报名系统如实选择本人高中或中职毕业学校。本省外地就读回户籍地报名的考生在选择毕业学校时,可通过系统菜单逐级选择非户籍地的实际就读毕业学校。外省就读考生回湖南户籍地报名,可通过系统菜单,在省份选项中选择“湖南省外”,中学选项中选择“省外中学”。
往届复读生请选择本人高中或中职毕业学校,不要选择复读所在学校。如果系统中没有本人毕业学校的,请通过系统菜单,在市州选项中选择“00省直”,县区选项中选择“0002 社会考生专用”,中学选项中选择“省内中学”。
8、应届考生学籍号不是12、16或19位的如何填写?
如果应届考生学籍号不是12、16或19位的,须在学籍号后用“0”补足到12、16或19位。
9、考生简历怎么填写?
按照时间倒序排序方式填写,一般填写本人高中、初中、小学的就读情况。
10、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如何报名缴费?
在完成高考报名后,报考艺术类(含对口招生艺术类,下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还须进行艺术类、体育类统考报名和缴费。艺术类、体育类统考的报名缴费于11月10日至18日在指定系统进行,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报名并缴纳报名考务费后方可参加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
11、报名费缴纳后是否可以退还?
考生须提前开通好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或银联网上支付方式,报名费、考试费等均须通过网上自行缴纳。高考报名费、高考考试费、对口考试费、艺术体育类统考报名考务费缴费成功后,因考生报名资格不符合或个人原因无法参加考试的,相关费用不予退还。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的考生视为放弃报考。

2023关于湖南高考分不分文理科
关于湖南高考分不分文理科?不晓得朋友们都知道吗?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关于湖南高考分不分文理科,希望您能喜欢!
2023湖南高考分不分文理科
2023年湖南高考不分文理科,2023年湖南是新高考地区。
湖南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考生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全国统考科目成绩。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卷面总分各为150分,考试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选考科目成绩。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的考试卷面总分各为100分,考试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的考试卷面总分各为100分,按照等级赋分规则,考试卷面原始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湖南新高考改革政策包括什么内容
高考科目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组成。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考生还须参加专业术科考试。
(1)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6个语种。全国统考科目考试由教育部组织命题,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组织考试。外语科目只考一次,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分为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其中,首选科目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必选且只选1门,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技巧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填报志愿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别是一些院校第一志愿满额率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志愿,甚至通过调剂、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志愿满额率高就忽视第、三志愿填报。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招生网
要冷静、理智。考前报志愿的考生不知道自己能考出什么水平,复习正处于冲剌阶段,压力很大,往往不能冷静对待填报志愿。
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态。分数公布以后再报志愿的,有些考生发挥不理想,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
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我都要一再强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不能让一时的情绪变化左右填报志愿的倾向。
不要盲从。填报志愿时同学间会相互讨论、相互商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难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
一个同学报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其他水平相当或分数相近的同学也想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容易造成扎堆。各人的实力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现象对高考录取是很不利的。
选择大学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你分数,还要看往年的录取线,其次是要看专业的受欢迎度,太热门的专业它的录取分数线是很高的,尤其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学校,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饮食一定要注意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在高考期间能够发挥出好的成绩,刻意给孩子每天吃大鱼大肉,这样的方式是严重不可取的。高考期间的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保持和平时一样的饮食习惯即可,不要为了补充营养而刻意多吃,如果高考期间拉肚子了,后果会很严重。
虽然高考期间饮食不要多吃,但也不能走极端而故意少吃,饭吃不饱身体就无法将大量的血液运输进大脑,这样同样会影响考生在高考期间的状态。
2、心态最影响发挥
其实高考期间最影响发挥的便是考试心态,很多考生心态不好,紧张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高考时发挥不好,从而给了自己过多的压力,压力越大反而越影响发挥。
在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将高考当作平时普通考试去对待即可,很多考生在高考期间往往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发挥不佳。
高考也不是只有一门单独的考试,它是很多科目的综合考试,一门科目没有发挥好并不代表着后面的科目也会有不佳的发挥,只要能够把握住后面的考试,一样可以考出让考生自己满意的成绩。
高考后的注意事项
高考完后,考生心理压力容易和考前形成落差,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有的考生感觉良好,认为答题还不错,表现出放纵状态;有的考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答题又失常,心里难过,烦躁、焦虑,心里内疚,认为愧对父母。对于孩子表现出来不同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留意观察,做好心理疏导。
可能有部分考生认为高考已结束,顺手就把准考证给扔了,其实准考证是不能丢的,一是后面报志愿还要用,比如填准考证号,准考证丢了,万一记不住自己的考号了,准考证刚好派上用场。二是在被录取大学报道时,要带上准考证,要确认你是不是被录取的考生。三是网上查询高考分数和录取情况要用准考证。四是可以把准考证作为纪念品留着,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人生能有几回搏?留着准考证意义重大。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