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3 19:33:39 | 招生网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选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而不愿意和舍友一起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了。其实我并不反对大学生在外面租房子,但是觉得如果不是很必要的话还是住在学校比较好。
第一点就是安全性,住在学校肯定要比住在校外要安全得多。 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在外面自己租房子住其实是很危险的。而且还有可能遇到被房东欺骗等各种租房陷阱。而且晚上回出租房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但是住在学校出现这些问题的几率就会低很多,所以如果自己的本来就比较偏僻真的不建议在校外租房子住。
第二住在学校宿舍里其实更能融入自己的班集体。 大学班集体的团结性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大学只是一个人的大学,其实更多的时候大学是一群人的大学。我就特别喜欢一群人的大学生活,因为这样你永远不会觉得孤单也因为有同伴的鼓励,你会发现你成长地要比一个人的时候要快得多。所以住在学校宿舍和班里的同学打交道其实就能更快地融入班集体。
第三住在学校更容易学会与他人相处,这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却把它给忘记了 。很多学生选择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一个人生活要比几个人一起生活要轻松地多。我承认在大学的宿舍里可能会出现各种的矛盾,但是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
上大学后我发现身边不少同学,都在纠结生活费多少够用?一千会不会太少?两千又会不会太多?尤其是在月底,一时消费一时爽,到月末吃土泪汪汪,哎——毕竟我们是那么抵抗不了诱惑的人,零食好好吃,小玩意儿那么精美,各种款式的衣服、球鞋也好好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余额就慢慢像零靠近,那么在大学,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呢? 生活费都去哪了呢?
⭕一、吃饭话费
早饭花的比较少一般5元左右;
午饭食堂一般在6—15元,平均10元左右;
晚饭和午饭是差不多,平均5-10元;
水果零食等开销按平均每周20—30元;
所以,饮食开销平均每天需要20—30元,按一个月30天算,饮食开支600—1000元。 招生网
⭕二、 生活开销
日用品➕话费、网费➕交通费➕服装➕医药费……想一想都觉得不好列举,真的是方方面面太多了!
大学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一个人在外孤苦无依不说,光医药费都要好贵,生一次病拿药都要小一百啊!女生每个月还要买姨妈巾,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日用品价格不同品牌的差异较大,每个月的花销也不平均,而且男女生的花销也不一样,暂且≈200元;
网费+话费月租+日常通话≈50元;
交通费暂且以公共交通为主≈20元;
理发 男生一个月得理一次发吧≈25元;
当然并不是每个月都会有这些支出,还是开学第一个月花得多,还有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618购物狂欢节,其他月份一般150元左右就够了。所以,生活开销基本上是200~500元。
⭕三、学习开销
根据专业不同,我们对学习工具的损耗、需求不同花费差别也不少。另外,参加比赛、考试也要交报名费,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测试等等。所以,平均到一个月50元左右。
那每个月1200就差不多了呢!但聚餐、恋爱、购物这些就不需要钱了吗?😭
另外,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在学习上还有其他的支出比如学摄像、学绘画的,那少不了烧相机、买材料;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要买一大堆考试教材。
⭕四、社交花费
其实上了大学我挺喜欢聚餐的,但就是害怕聚餐赶到一起,但好多都赶到一起,期末考完试,老乡聚餐、社团聚餐、班级聚餐、寝室聚餐等等……一个月可经不起两次聚餐呐!生活不能一成不变,生活费也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聚会开销大,生活费可以多一点。
⭕五、出行费
我在外省上学,一年也就寒暑假、国庆长假回去,其他时间都不会回家,毕竟车票那么贵!!飞机票更贵!!!回家次数多、学校离家远,所需要的花费会更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孩子大多第一次离开家,生活上会有很多的不习惯,父母也会不放心。来回的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总之,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合计起来,我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哈哈,其实有些花费可能也没有那么多,八百饿不死,三千不够花,自己的生活费是根据家庭情况而言的,家庭条件好的话,可以多花一点,条件不太好的话,可以节省一点,但千万别委屈了自己的肚子哦!但是无论钱多钱少,还是省钱一些比较好,钱多余的也可以攒起来,等到以后以备不时之需!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样看待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去租房住这种行为?的相关内容。
女大学生出去租房,有什么问题吗?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别人有条件选择去租房住是别人的本事,羡慕别人还不如改变自己。在意别人,还不如花时间去增加自己的知识,让自己不断成长。至于女大学生出去住有自己的愿因,但那时别人的事,我们无权插手别人的私事,也无权过问别人的私事。 以上就是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大概要多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